2015年智能制造业“风”往哪里吹 富士康自动化工控平板
1月29日,同济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乔非在国家智能制造新年论坛上,对智能制造的相关发展趋势、各国制造业应声而变的政策情况及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产生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
由互联网引发的新兴it技术,如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gps)、云计算和大数据、m2m通信、嵌入式控制将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各种新兴先进制造相关概念也层出不穷,如可重构制、分布式制造、网络制造、泛在制造、智慧制造、预测制造、云制造、绿色制造等。
乔非认为,虽然各大先进制造的概念表述在内涵上有些许差别,但是抛开概念,新兴先进制造整体发展模式的特点还是十分清晰的。
比如,互联物联,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具有自适应、控制功能的物理设备走向网络化等特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需要综合协同,整合所有进行适应性制造的数据资源,实现综合一体化生产管理与服务。先进制造则主要采用智能化方法,用智能生产的方式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提高工程与管理的效率等。
在先进制造发展如火如荼时,制造业的研究也逐渐向三个方向发展:制造业装备、系统和服务。研究涵盖了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智能装备等装备的改造提升;信息综合集成、大数据应用、制造过程智能化、云计算技术应用等系统研究;动态感知和智能控制、制造与服务的集成共享和协同研究。
乔非向在场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制造场景:“未来制造必定是网络化和智能化。纵向发展则表现为工厂内部信息高度自动化、集成化,横向则趋向于制造服务外包和全球供应链管理。”
国际制造业发生变革
乔非指出,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的制造业发展都颇有特点。尤其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概念及模式,常被制造业各类人士挂在嘴边。
作为全球制造装备的“领头羊”,德国制造业拥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很高的能力水平,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很专业的技术。
所谓的“工业4.0”是2013年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推出的“工业4.0”项目,联邦政府因此投入资金2亿欧元。
而在德国推出“工业4.0”之前,为落实振兴制造业的策略,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宣布出资10亿美元,打造一个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批包括15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
据乔非介绍,美国制造业公司的合作关系刺激企业创新,产学合作培训技术人才模式也对制造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国公司合作关系对于美国研发世界前沿技术起到关键作用,硅谷的诞生和兴起尤为典型地表明政府扶持对科技研发的影响。而美国鼓励尝试制造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教育和培训各个层次的学生、工人提供特的机会。”乔非评点道。
比德国和美国更早提出制造业战略的是英国。自2008年,英国政府就推出“高价值制造”战略,希望鼓励英国企业在本土生产更多世界的高附加值产品,以加大制造业在促进英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乔非认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使英国制造业的财富很多是从制造活动之外产生的。英国将更多精力从传统制造转移到了技术和设计创新上。英国的重振制造业之路并不是对工业化进程的简单重读,而是对传统制造业的升和改进,其注重发展“高价值制造”,使服务业和制造业互补和促进。
日本制造也提出了“产业振兴”战略。安倍政府上台后,提出了“安倍经济学”战略,其三项主要内容除金融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举措之外,就是“产业振兴”。
南京研维是富士康工业平板电脑的总代理。是工业平板电脑的销售商,主要销售工业平板电脑,工控机,工业相机等。南京研维的目标是销售提供高质量的、高效益的服务器应用硬件平台,满足单个合作商及其客户的定制组建的要求。
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联系手机:13770981794,或者咨询在线QQ:3114819794,或者登陆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wl999.cn感谢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