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发展史:Kindle带来的转机
在贝索斯杀入媒体行业,2013年8月5日宣布以2.5亿美元拿下百年老报《华盛顿邮报》时,包括《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几乎所有美国传统媒体都在裁员的今天。贝索斯却承诺原有的发行人、管理团队和编辑等,基本都不会有变化,而且不会裁员。
不仅没有裁员,贝索斯还为《华盛顿邮报》700人的编辑团队增加了50名记者、编辑报道美国全国范围以及全球的新闻报道。
事实证明,贝索斯接手之后的《华盛顿邮报》也出现了转机,截至2015年底,《华盛顿邮报》网站的立访问用户量从2013年8月的2600万增长到了7200万,网站流量甚至一度超越了《纽约时报》。
在经过多年的出售和裁员后,贝索斯的策略让《华盛顿邮报》产生了一丝“朝气”。而贝索斯本人也曾表示,自己没有拯救日益衰落的报纸行业的明确方法,但承诺会不断尝试。
那么,《华盛顿邮报》在未来几年会如何发展?
贝索斯显得信心满满:《华盛顿邮报》在未来几年一定会发生变化,这是必然的趋势,无论所有权是否更迭,变革都会发生。
除了电子商务、AWS业务,亚马逊的硬件产品不得不提。2004年,贝索斯就聘请了 PalmOne 的前硬体工程部门副总裁葛雷格·塞尔开始筹备电子阅读器,并且在硅谷设立 Lab126,进行电子阅读器的秘密研制。
3年之后,也就是2007年11月亚马逊于推出代 Kindle,采用电子墨水并改善了以往电子阅读器的不足之处;
2009年2月,亚马逊推出第二代Kindle;
2010年7月,亚马逊推出第三代 Kindle;
2011年9月28日,亚马逊宣布推出触屏版的 Kindle Touch,同日,亚马逊推出 Kindle Fire,正式进军平板电脑市场;
2012年9月7日,亚马逊发布新一代电子书 Kindle Paperwhite,同日还发布了Kindle Fire HD;
2014年9月18日,亚马逊再发布了新的Kindle系列的产品,包括电子阅读器Kindle Voyage、入门的触摸屏版Kindle、Kindle Fire HDX 8.9、Kindle Fire HD 6、Kindle HD 7和专为儿童设计的Fire HD Kids Edition;
……
毫无疑问,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Kindle阅读器和平板电脑是成功的,2012年的时候Kindle业务就占到公司营收的10%。根据 AuthorEarningReport提供的数据,今年(2016年)季度Kindle占据了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市场65%左右的份额。
硬件部门成立11年来次裁员,却只裁了十几个人
或许是Kindle的大获成功,让贝索斯尝到了硬件产品带来的红利,于是在2014年7月顺势推出了款智能手机Fire Phone,但后来的市场表现向我们证明,这款被贝索斯寄予厚望的产品是失败的。
终于,在折腾了一年之后,亚马逊打算放弃智能手机业务。
2015年8月27日,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已经辞掉了硅谷硬件部门Lab 126的数十位负责手机研发的工程师。
这也是亚马逊Lab126成立11年以来的次裁员。Lab 126此前曾推出了十余款产品,其中包括数个版本的Kindle以及Fire平板电脑。
不过,相较于Lab 126现有3000名员工来说,与其他巨头动辄成千上万的裁员,裁掉数十位工程师实在不算是大规模裁员,甚至不值一提。
但亚马逊在遭遇款Fire手机失败后,似乎并没打算放弃手机市场,今年6月底亚马逊再推两款廉价手机,其中一款售价仅为50美元,只是仅在亚马逊平台售卖,市场表现微乎其微。
如果你问,亚马逊接下来会不会推出Fire手机二代?我只能说:你猜。。。。。。
回到“光头老板热衷裁员”这件事,贝索斯从创立亚马逊,把其打造为美国大的在线零售商,到个人收购《华盛顿邮报》,杀入传媒业;加上创立私营航天公司蓝色起源,甚至超越“股神”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第三大富豪。
这个《纽约时报》口中的“暴君”,比乔布斯还刻薄的老板,似乎一直在做着颠覆性的创举,而如果从裁员的角度评定其人,似乎就显得太相形见绌了。如今,随着亚马逊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伴随着传统电商业务与云服务的强劲增长,贝索斯试图围绕电商业务打造的生态模式,想必会渗透进人们生活更多的方方面面。
